蕺字的意思解释读音及笔画数
蕺 拼音
注音 ㄐㄧˊ
部首
部外笔画 12画
总笔画 15画
蕺字的详细解释

基本字义

jí ㄐㄧˊ

◎〔菜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茎上有节,叶互生,结蒴果。茎和叶有腥味,全草入药。亦称“鱼腥草”。

宋本廣韻

廣韻目次:入二十六緝

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聲調 平水韻 等呼 韻部 韻攝 罗马字 国际音标
阻立 緝B 入聲 開口三等 侵B crip/tryp ʧĭĕp

用手指左右滑动查看全部

详细字义

康熙字典

【申集上】【艸部】

蕺·康熙筆画:19·部外筆画:13

《唐韻》阻立切,音戢。菜名。葉似蕎麥,生濕地。《張衡·南都賦》若其園囿,則有蓼蕺蘘荷。

又山名。《會稽志》蕺山在府西六里,越王採蕺于此。

方言集汇

粤语:cap1

客家话:[台湾四县腔]sip8[客英字典]sip8[海陆丰腔]sip8[客语拼音字汇]xib6

蕺字组词
学习应用类